• 首页
  • 加入我们
  • 关注我们
  •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时政
    • 基教新闻
    • 教育观察
    • 教育评论
  • 社会广角
    • 社会新闻
    • 社会万象
    • 社会与法
    • 第三空间
  • 校长在线
    • 治校方略
    • 校长心声
    • 校长论坛
    • 校长风采
  • 学校管理
    • 办学特色
    • 学校文化
    • 经典案例
    • 名校展示
  • 校园新闻
    • 校园实事
    • 突发事件
    • 校园生活
    • 学生时代
  • 教育科研
    • 协会课题
    • 专家团队
    • 研究动态
    • 研究成果
  • 学习资源
    • 视频在线
    • 教育理论
    • 精品素材
    • 新书介绍
  • 家教天地
    • 家教课堂
    • 专家支招
    • 亲子教育
    • 校长教育
  • 校长协会
    • 协会文件
    • 协会通知
    • 协会活动
    • 协会组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社会广角
  • 社会新闻

教育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又出“狠招儿”!家长为何不买账?

发布时间:2018-10-29 17:06:03

作者 赵刚Andrew

来源: 赵刚Andrew

154
教育部的举动表面上是为中小学生减负,而实质上是引导社会资源回归教育,抑制培训对教育的干扰。与其说校外培训是刚需,还不如说重点学校升学路径是刚需。知识与职业的教育仍是社会主流,顺应着应试教育的政策指向。主管部门打压培训机构,算是政策“回拽”的表现。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018年10月26日教育部官网发消息《教育部召开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工作座谈会》,看得出来,主管部门要把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进行到底。

工作座谈会上,部级领导从师资管理角度提出两个“狠招儿”:一是“从事语数英、理化生等学科培训的教师必须要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二是“严禁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补课或自行办班补课”。

体制外教师准入门槛提高,凭证上岗成为前提,为给学生培训降温,针对教师的资格证书培训不断升温。

同时,体制内教师不得兼职,更狠!很多打着“名校名师”招牌的培训班会因此失去培训主体的有生力量,以及与之配套的品牌效应。

2

教育与培训其实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社会资源。教育部的举动表面上是为中小学生减负,而实质上是引导社会资源回归教育,抑制培训对教育的干扰。

不过,对主管部门的良苦用心,家长似乎并不买账。

现实情况是,将近50%的中小学生参与校外培训,也就是说,教育部的举措是在挑战市场刚需!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有的正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升入重点学校的需求!

与其说校外培训是刚需,还不如说,重点学校升学路径是刚需。

3

为了满足这个内在需求,在校外培训机构被打压的同时,颇具反讽意味的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像培训班,越来越倾向于单纯的技能、技艺——特别是考试技巧——的训练。

这与校外培训班恰恰是一脉相承的。

于此同时,体制内学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竟然也是以升学率等应试指标作为主要手段,学校教师的价值似乎就体现在班里有多少学生进入人大附中、有多少升入清华北大。

4

教育是什么?莫衷一是。而教育不是什么?倒是异口同声。

图名、逐利便不是教育。

无论如何,国内真正能称得上非营利教育机构的,似乎也只有体制内学校了,同时承载着“真正的教育”的使命。

正规教育的校园与校外培训班的课堂最大区别是,前者是文化载体,后者是技术媒介。

文化缺失的教育,其实已经没有教育属性了。

5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历史精神》中指出,西方教育分为国民教育(国家教育)、个人自由的教育(知识与职业的教育)、宗教教育。

中国教育自古以来没有西方的宗教教育,却有富于宗教精神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

中国发展到近代以后,一直不断强化国家教育、知识与职业教育,当代则几乎全部是知识与职业教育,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文化教育却渐渐荒芜。

现在的家长其实也是在文化荒芜中度过的,教育与培训的界限始终模模糊糊,知识与职业的教育仍是社会主流,顺应着应试教育的政策指向。

主管部门打压培训机构,算是政策“回拽”的表现,只不过巨大的惯性仍左右着社会心态的发展。

上一篇: 河南这个“边陲”城市要火!

下一篇: 暂无下一篇

协会动态

关于撤销“同意成立湖北省中小学校外培训机

2019-01-29

  • 54

新任会长徐金山同志在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

2017-09-10

  • 1260

教育部与各省区市签订2017年高考安全责

2017-05-25

  • 790
返回顶部

合作机构

  •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
  •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友情链接

  •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省教育信息网
  • 湖北教育科研网

联系我们

协会微信号 WeChat
在线咨询 QQ online
会员申请 jion us

© 2016 湖北校长网

关闭

登录湖北校长网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